德國科隆發現3枚二戰未爆彈 緊急疏散2萬人

德國第4大城市科隆2日發現3枚二戰時期的美軍未爆彈,隨即疏散醫院、養老院、火車站等地共2萬500人,觀光客也被要求暫時離開,疏散規模是二戰後最大,最終在4日晚間拆彈成功。

「市中心發現炸彈,請遠離該區」,2日在科隆道依茨地區的船塢施工期間發現這3枚二戰時期未爆的美製炸彈,其中2枚重達20噸,另一枚10噸,都配有撞擊引信,一旦碰撞堅硬表面就可能引爆,對周邊地區構成重大威脅。

科隆居民波恩納表示,「過去總會追上我們,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我們必須考慮自身安全,這就像一場天然災害一樣。」

當局以炸彈為中心畫出半徑1公里疏散區,涵蓋醫院、2家長照機構、9所學校、58家飯店、博物館、辦公大樓以及科隆第2大火車站;萊茵河上包括繁忙的霍亨索倫橋在內共3座橋梁,以及河上航運也暫時關閉,並疏散約2萬零500位居民,為二戰後德國最大規模的疏散行動。

拆除工作由杜塞道夫地區爆裂物處理專家執行,一開始因有一位居民不願意撤離而稍有延誤,不過整個過程順利也沒有人員傷亡,最後在4日晚間7時19分成功拆彈。

科隆市公共秩序官員梅爾說明,「這些未爆彈存在地底下不會比較安全,它們會被震動,土壤也會鬆動,此外炸彈暴露在潮濕環境中也容易腐蝕損壞,也就是生鏽,這也會是大問題,會導致未爆彈自己引爆。」

科隆在二戰期間曾遭盟軍262次空襲,導致約2萬人喪生,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雖然戰後這裡展開大規模重建,但發現未爆彈仍時有所聞,2024年10月跟12月科隆都曾發現二戰未爆彈,當時分別疏散了1萬跟3000位居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