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型電動車「老頭樂」風行 免照遊走灰色地帶添亂象

中國電動車銷售長紅,許多廠牌發展平價小車款,廣受歐洲與新興市場喜愛,但在中國國內的農村與三四線城市,更風行的是一種低速度、低價格、不需要駕照就能上路的微型電動車,俗稱「老頭樂」。它標榜連長輩都能輕鬆駕馭,還從簡易代步功能,發展出四門車的外觀。但老頭樂沒有正規車輛的安全標準,又處於法律灰色地帶,加上各地監管法規不一,也造成亂象。

中國電動車市佔率快速成長,今(2025)年國內銷售的新車已經有半數都是電動車,龍頭品牌比亞迪在匈牙利與土耳其設廠,上個月在歐洲銷售量首次超越了特斯拉(Tesla)。熱賣的平價小型車款,成為都會小資通勤的新選擇。

不過在中國部分農村以及小城市,更普及的是被暱稱為「老頭樂」的小型低速電動車,標榜連老人家都可以輕鬆駕馭。

這種車的時速不超過50公里,充電一次能跑100多公里,有三輪、四輪,甚至五門掀背各種款式;還跟電動滑板車一樣,不用考駕照就能上路,價格親民,折合台幣只要4、5萬元到10萬元。70歲車主孫先生說,這已經是他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70歲車主孫友海表示,「很方便、很好開。紅燈停、綠燈行,要是不能開就不方便了。」

老頭樂的生產廠商主要是地方性的小企業,許多不合國家標準,品質參差不齊,雖然過去幾年銷售量爆發,行業整體上仍處在混亂的灰色地帶。但在經濟減速的大環境下,更多家庭為了省錢,也看上這種替代選擇,買菜、接送小孩都夠用。

車主說:「不加油,現在油價那麼貴,送孩子、下雨的時候挺方便。」、「我們當時也有想過買新車,但是後來一想,還要還車貸,一想算了,亂七八糟的,還是老頭樂比較划算。」

當然,無照上路也造成安全上的疑慮。馬路三寶型的車主自顧自的逆向,甚至開上人行道、當街迴轉、亂停車,以為無法可管。政府統計過去5年內,老頭樂行車事故造成1萬8千人死亡。

計程車駕駛說道,「害怕,我們一定要離開它,萬一出了事故,就是我們的責任。」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祭出管理法則,上海限定只有身心障礙者才能使用;北京從去年開始禁止上路。但其他地方,特別是貧困地區,仍有剛性需求。

老頭樂這種法律灰色地帶的產品賣出巨大商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地方的經濟成長動力,由於攸關民生便利,國家是否為它制訂統一的安全規範,也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