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廠2號機今(17)日運轉執照到期,預計從下午開始降載,至深夜12時前完全停止運轉。由於核三廠的燃料池還有空間,所以核三廠2號機內用過的燃料棒也會全數移出。上午核能發電占比還有3.5%左右,台電表示,核三停機以後,國內用電仍然無虞。
「在世界能源短缺危機日漸嚴重的今天,我國發展核能發電是一項最好的選擇。」1981年1月的台影新聞資料影片,記錄核三1號機反應器吊裝過程。3年多後1號機正式啟用,不到1年內,2號機也在1985年5月18日商轉,當年在能源危機的背景下,政府積極推動核能發電,更強調核電成本低。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影新聞片內容指出,「就成本比較,核能發電比火力發電便宜約四分之一。」
走過40年,核三2號機2025年5月17日運轉執照到期,不過上午仍持續發電,貢獻3.5%左右發電量;下午機組將開始降載,台電預估會在夜間解聯、脫離電網,國內自此進入無核電時代。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晚上10點左右會解聯,然後到凌晨以前,它整個跟系統就脫離了、就會停機。台電其實都有在準備,供電的部分應該是沒有問題。」
核安會在3年前審查通過台電提出的除役計畫,但由於除役環評尚未通過,還沒核發除役許可;而跟核一、二廠不同的是,核三的除役可以如期推動,因為用過燃料池還有空間,燃料棒不會留在爐心中。
核安會簡任技正何恭旻說明,「台電公司也規劃,停機以後,它就會依序進行反應爐開蓋,然後把爐心的用過燃料全部移到用過燃料池,規劃預定在5月24日可以完成。」
在停機前一晚,核三廠舉辦感恩會,廠內主管員工包商共百餘人參加,回憶過往辛苦點滴。
本要進入25年除役期的核三,因近日《核管法》修法通過,可以申請再繼續運轉,核電是否就此走入歷史,存在翻轉變數。核電存續未定,核三廠已早一步佈建55公頃光電板,成為恆春半島最大光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