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近年因梅花鹿數量過度增長,導致當地農作物、生態系統受到影響,光是過去5年在鞍馬島上造成的農損,預估即達台幣359萬元。南韓環境部昨(28)日宣布,將把梅花鹿列為有害野生動物,藉此控制數量,未來待修法預告期通過後,只要經過地方政府允許,民眾即可合法捕殺梅花鹿。
南韓環境部28日表示,由於梅花鹿會啃食農作物、造成農損,同時也會破壞植被或使原生植物枯死,因此決定將梅花鹿指定為有害野生動物,未來只要獲得地方政府許可,南韓民眾即可捕捉或獵殺梅花鹿,藉此控制族群數量,降低對農業造成的損失。
根據南韓國立生態院去(2024)年調查,南韓野生梅花鹿目前主要棲息在鞍馬島及掘業島上,兩座島嶼上的鹿群總數即超過1100隻。以鞍馬島為例,近5年梅花鹿造成的農損估計已達1.6億韓元(約台幣359萬元)。
目前被南韓當局列為有害野生動物的包含野豬、喜鵲等18種動物,梅花鹿預計將成為第19種有害野生動物。
朝鮮日報報導,南韓1960年代起從台灣、日本及中國進口梅花鹿作為觀賞及飼養等用途。1980年代,南韓部分鹿場及觀光地出現梅花鹿脫逃,或因管理疏失而被自然放養的狀況,這些野生梅花鹿也開始衍生相關問題。
由於梅花鹿繁殖力強,且在南韓的主要棲地沒有狼或豹等天敵存在,使野生梅花鹿數量大幅增長。南韓環境部雖未公開野生梅花鹿的實際族群數量,但2015年的資料顯示,當時全南韓的梅花鹿數量已超過1000隻,對農作物和森林的損害也日益增加。
南韓環境部此次也同步預告將修正《野生生物法》等相關規範,修法內容包含將可進口至南韓的野生動物種限制在900種等,相關條例自28日起已展開為期40天的立法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