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34年,2025世界露營大會將重回台灣舉辦,不過,中華民國露營協會南北尋覓合適地點,發現很多場地設備不足不符需求,最後還是回到1991年辦過世界露營大會的龍門營地。國內露營活動、場地等問題是否合法爭議多時,觀光署表示,近年已辦理多場訪談、說明會蒐集地方政府、業者意見,並滾動檢討相關法規,積極輔導露營場為優先辦理工作。
睽違34年,2025世界露營大會將重回台灣舉辦,不過,中華民國露營協會南北尋覓合適地點,很多場地設備不足,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最終還是回到1991年辦過世界露營大會的龍門營地。
2025世界露營大會籌備會榮譽副會長林晉章表示,「南部中部到北部,我們這樣找了一圈以後,最後想想還是只有這個東北角的龍門,它的規模大概到目前為止是全台灣最大的。」
根據觀光署統計全台有1906處露營場,但合法露營場僅159處,還不到1成。
林晉章認為,國內露營場都偏小型,現行法規對業者來說也太嚴苛,包括位在農牧、林業用地露營場面積應小於1公頃,僅容許設置營位、衛生設施管理室等,總計不得超過660平方公尺,不到8個營位,沒有經營規模,都讓露營趨於小型「陽春化」,而且缺乏明確的產業政策,導致露營場小而美,但無法跟上國際水準。
林晉章說:「過去露營不是很夯的時候,大家都不注意到,但是露營夯起來,我覺得政府的法令,都永遠走在這個時代的後面啦。」
交通部觀光署科長徐正誠則回應,「露營場申請登記設置分成兩大階段,第一階段需取得土地使用許可,通過以後就可以依照《建築法》申請建築執照,依《水土保持法》提送水土保持計畫書等相關作業,一般平均的整體流程需耗費大概2年的時間。」
觀光署也進一步表示,近年已經辦理多場訪談、說明會蒐集地方政府、業者意見,並滾動檢討相關法規,並積極輔導露營場為優先辦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