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出版33本 文化部:論述創作與文化價值

文化部2016年起,陸續編列《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今(2025)年出版許蒼澤、蔡明德以及章光和3位攝影家。透過深入訪談與文獻整理研究,希望影像經驗與追尋攝影藝術的過程,讓更多人了解。

1980年代的重大礦災、原住民湯英伸殺人案、解嚴後的野百合學運、921地震與2千年後的台灣,蔡明德以攝影直視台灣社會的衝突與質樸。退休後他辦過展覽,也在社群平台分享照片,和許多被採訪的人乃至後代重新相遇,有了新的連結。

攝影家蔡明德表示,「他說他在展覽看到一幅他父親從礦坑底下登陸地上的一張照片,他說這是他第一次看到他父親工作的模樣,心情相當激動。」

蔡明德說,老照片帶來不同的視角和意義,更是台灣重要的歷史記憶。

為了將更多傑出攝影家的創作傳達出去,文化部2016年起編列《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2025年的專書包括蔡明德還有已故的許蒼澤,以及以數位科技探索攝影本質的章光和。

已故攝影家許蒼澤的兒子許正園表示,「家父是一個用相機寫日記的人,他強調攝影就是生活,他拍的是人的氣息,但是他從來不去擺設被攝者。」

攝影家章光和指出,「攝影進入數位時代後,攝影可以無中生有,這個世界已經變了,我希望傳統攝影長命百歲。」

文化部表示,《台灣攝影家》系列叢書已出版33本,除了作品,完整論述攝影家們的創作成果與文化價值,也厚實更多台灣攝影史的研究資源及知識論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