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桃園許厝港岸邊擱淺的一隻糙齒海豚後送救援時死亡,中華鯨豚協會揭露,解剖這隻雌性海豚了解死因時,發現頸椎與頭部各中1槍,也發現2次槍擊時間不同,其中1次研判在台灣海域發生,推測槍傷嚴重損害牠的游泳控制能力,導致擱淺死亡。這也是鯨豚協會解剖首次發現鯨豚遭槍擊。
不斷向擱淺在桃園海岸的糙齒海豚灑水,保持牠身體的溼度,希望還有微弱呼吸的牠能夠存活下來,可惜的是,因為受傷影響覓食,瘦弱的牠後送過程中不幸死亡;解剖時,透過電腦斷層掃描,鯨豚協會人員發現,牠的頸椎與頭部各中1槍。
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表示,「第1顆子彈是下巴那1顆,下巴是第1個找到的,直接掉出來,那第2顆是有摸到奇怪的東西,用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那個比較早的子彈,那1顆是病理解剖報告,很明確的寫是1、2週內發生的事情。」
鯨豚協會推判,其中一次的槍傷是在台灣海域發生,推測槍傷嚴重損害牠的游泳控制及覓食能力,導致擱淺死亡;強調每年約有160隻鯨豚擱淺,死亡約8成,其中約6成過於腐爛,其他4成才能做病理切片。
而這次則是鯨豚協會首次發現鯨豚死因是遭槍擊。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蔡偉立指出,「已經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那當然在動物福利上,他真的就是一個虐待,讓動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就算當下不是因為這樣一槍斃命的死亡,牠是擱淺,可是其實就是已經造成很嚴重的傷害。」
由於過去曾聽說有用魚槍射殺鯨豚,這次遭人為槍擊死亡的鯨豚,開槍的人動機不明。
但鯨豚協會調查,鯨豚擱淺的死亡原因2到3成死於漁業活動中,而超過四分之一的死亡與人類海上活動有關,顯示人為海上活動,對鯨豚生存有一定威脅。
今(2025)年也會將牠製成教育標本,希望喚醒更多人重視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