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首將宗教遶境納管 盼降低空汙噪音達祈福不擾民

桃園市首創制定「輔導宗教遶境作業要點」即日起發布施行,並設計檢核表要求宮廟自主管理。但近日進入廟會活動高峰,許多宮廟擔心誤闖雷區挨罰。民政局表示檢核制度不是為了限制宗教活動,而是降低空污和噪音,達到祈福但不擾民的新遶境活動。

竹圍福海宮日前歡慶輔信王公誕辰才舉辦完飛輦轎和過金火慶典,4、5月正是廟會遶境活動高峰,桃園首創制定輔導宗教遶境作業要點,不少宮廟擔心誤闖雷區挨罰。

中壢仁海宮董事長王介禧表示,「覺得立意非常的好啦!但是也要考慮到如果說我們在遶境活動當中沒有放鞭炮的話,好像不是那麼熱鬧。」

竹圍福海宮主委陳日淡指出,「宮廟有傳承宗教文化的使命,該有的儀式也不能沒有,過度管制反而會引起不必要的分歧而無所適從。」

民眾李小姐認為,「超過晚上10點因為人家都要休息,就不要再有什麼些鞭炮或煙火的聲音。」

針對宗教遶境納管,有宮廟認為遶境所引發的噪音、燃放鞭炮煙火都已有法令規定,都將遵守,不需要另外制定管制要點。

而對於宮廟擔憂誤闖雷區挨罰,民政局也回應新規範並非完全禁止燃放鞭炮,而是採取時間和區域限制,罰則回歸《噪音管制法》和《社維法》。

桃園市民政局宗教科長張富欽回應,「首創自主檢查表制度,鼓勵宮廟在舉辦遶境活動前主動申報與自主管理。」

民政局表示,新制定輔導宗教遶境活動作業要點即日起發布施行,辦法也適用在未立案宮廟,強調檢核制度不是為了限制宗教活動,而是降低空污和噪音,達到祈福但不擾民的新遶境活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