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4)年台北市有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今年至4月也有10例境外移入,為了因應梅雨季即將到來,加強登革熱防疫,台北市環保局今(9)日號召超過千人進行環境巡檢,更派出生態防蚊師搜尋各種孳生源,包括樹洞裡面的積水都不能放過,必須填土改善。
拿著特製的3D巡檢棒,頂端連接鏡頭,生態防蚊師經驗老道,鏡頭對準約兩樓高的樹洞,雖然裡面有植栽,但還有不少積水。
生態防蚊師高健富指出,「土不夠他要把它填到滿,就把它積水的狀態破壞掉就好。」
防堵登革熱,生態防蚊師首重清除孳生源,只要積水0.5公分病媒蚊就能產卵,尤其是陰暗潮濕的地點,因此好好清除積水就能明顯降低病媒蚊數量。
高健富說明,「我們用一個比較省的成本,只要做到巡、倒、清、刷這4個動作,完全不需要花錢。」
做好巡倒清刷,成本低、效果好,北市環保局9日號召超過千人進行環境巡檢,環保局表示不少民眾會以為噴藥消毒是最好的方式,但其實清除積水才是。
台北市環保局長徐世勳表示,「消毒可以去殺蟲、可以殺蚊子,但因為你持續的噴消,它可能會產生抗藥性,所以我們通常不會這麼高頻率的去噴藥。」
清除積水還是要勤快,每當下雨過後,民眾常常會被忽略要再清一次。
台北市南港區東明里長曾漢祺說:「志工出去講我們都會叫他出去,看到了你就給他勸導一下,都會接受啦。」
隨著梅雨季即將到來,天氣轉為濕熱將成病媒蚊孳生溫床,環保局表示,持續利用科技防疫,在公共區域、近山區與農地住宅監測病媒蚊分布及密度,也提醒民眾戶外穿著淺色長衣褲,並在皮膚裸露處噴上防蚊液,做好自我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