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見完整長須鯨擱淺個體 中華鯨豚協會公布採樣畫面

日前在龜山島上被民眾發現的大型鬚鯨擱淺個體,中華鯨豚協會昨(2)日確認為世界第2大海洋哺乳類動物「長須鯨」,實際量測體長為10.5公尺,依其脊椎骨生長板未癒合情況判定,應仍為年輕個體,這也是台灣首次發現擱淺的長須鯨完整個體。

中華鯨豚協會2日公布今(2025)年3月擱淺於龜山島上的鯨類個體調查結果,確認為世界第2大海洋哺乳類動物「長須鯨(fin whale)」,體長實測為10.5公尺,是台灣鯨豚擱淺史上首例具完整個體的長須鯨。

擱淺於龜山島上的長須鯨,經實測體長為10.5公尺。(圖/中華鯨豚協會官方FB)

中華鯨豚協會指出,2月在宜蘭大溪漁港外海就發現有大型鬚鯨屍體漂流於海面上,直到3月初時有民眾於龜山島北側龜首湖旁發現其擱淺並進行通報。

鯨豚協會人員在蘇澳海巡隊戒護下於3月27日登島採樣,發現該鯨類屍體脊椎中突有多處斷裂,判定狀況為4級嚴重腐敗,另根據脊椎骨生長板未癒合的情況,判定該個體為年輕鬚鯨,在將組織樣本送交科博館檢驗後,2日確認為長須鯨。目前這隻擱淺長須鯨的殘存骨骼樣本,已存放於新竹縣政府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內。

中華鯨豚協會說明,成熟長須鯨的體長可達22至23公尺,體重約40至50噸,體型僅次於藍鯨。台灣上次發現長鬚鯨擱淺已經是2006年7月,地點為新竹縣新豐海岸。目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長鬚鯨列為易危物種。

世界第2大海洋哺乳類動物長須鯨。(圖/中華鯨豚協會官方FB)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