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率已經連9年負成長,有人力銀行調查上班族的壓力來源,發現生活開銷、物價上漲以及子女教育支出都讓他們感到有壓力。統計發現,每月呈現收支平衡的人只有5成3,需要借貸或依靠家人支援的比例為18.5%;而調查發現,在高物價時代,有超過2成的上班族除了正職還另外兼差,為自己開闢財源。
今(2025)年38歲的米林和先生育有一名2歲女兒,雖然是雙薪家庭但每月還要扛房貸。為不影響生活品質,夫妻倆以新青安貸款購屋,將房貸支出控制在薪水的三分之一內,購買車位也拿來出租,出門交通全搭大眾運輸工具,一步步省下生活開銷。
育有子女上班族米林表示,「菜市場休息的時候,菜就有出清價,我們可能就會選那個時候去買一些菜;育兒就是玩樂這方面的話,我們可能就是會再選比較便宜的,像是動物園它門票可能才幾十塊錢而已。」
米林表示,她和先生合計約收入約15萬,但每月支出不少,目前因房貸還在新青安的寬限內,每月只需繳2萬、8000元托嬰費以及餐食費1萬,總體月支出近10萬元。根據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上班族壓力來源包含生活開銷、物價上漲、退休規劃存款不足、子女教育支出以及健保醫療費用變貴。
統計發現,每月只有約5成3的上班族能達到收支平衡,需要向外借貸或靠家人支援的比例則有18.5%。
人力銀行公關經理莊雨潔指出,「大家會開始想要來節省自己的開銷,大部分的人會選擇開始買東西的時候會比價,或者是買一些比較特價的商品,就開始減少購買這些高單價的3C產品。」
人力銀行表示,因應高物價,已經有超過2成的上班族除了正職工作還額外兼差,兼差職缺以服務業居多,期望透過兼差為自己的荷包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