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堵急遽增長的年長者詐騙案件,日本政府近日推出多項防詐新規,其中大阪府議會於24日通過新法,禁止65歲以上長者邊講手機邊操作ATM,並要求金融機構與業者採取防詐措施,例如為年長者設置每日轉帳額度限制等。日本警察廳也宣布,計劃修改法律,限制75歲以上長者每日只能轉帳30萬日圓。
為了防堵年長者詐騙持續發生,日本大阪府議會昨(24)日通過修法,禁止65歲以上長者一邊操作ATM一邊講手機,並要求提供ATM服務的金融機構與相關業者採取防範措施,包含在疑似詐騙案發生時需通報警方、對年長者設定每日10萬日圓(約新台幣2.2萬元)的轉帳額度上限。
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說明,目前對於邊講電話邊操作ATM的人沒有罰則,但希望透過各式宣導活動,讓大阪府內「無法邊講電話邊操作ATM」成為全民常識。
根據大阪府警方統計,2024年府內因特殊詐欺案,例如冒充公務員欺騙民眾交出提款卡等手法,造成的損失金額創歷史新高,達63.8億日圓(約新台幣14億元),比去年增加了66%。
繼大阪府推出全國首個「禁止邊操作ATM邊講電話」的新法後,日本警察廳也宣布,正與全國銀行協會研議修改《防止犯罪收益轉移法》,內容包含限制75歲以上長者的轉帳額度為每日30萬日圓(約新台幣6.6萬元)等。
讀賣新聞說明,目前日本一般民眾的轉帳額度是由各金融機構自行設定,這項新規定若順利通過,將是日本全國首次以法規進行相關限制。
不過有部分正在推動整併分行的金融機構擔憂,此舉可能會增加臨櫃業務負擔;或對需大量存提款的個人工作者造成不便。對此警方高層表示,將繼續進行討論,希望在減少金融機構負擔與維持民眾方便性中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