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研擬「金金併」規則 調高公開收購門檻、以現金為主

去(2024)年台新金合意併購新光金,半路殺出中信金高價搶親,引起金融圈高度關注。未來金管會要如何訂定非合意併購的規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日前表示,將調高公開收購門檻,公開收購要以現金為主。金管會今(4)日表示,正在研議階段。

國內金融業繼新新併後再傳併購案,3日永豐金控和京城銀行雙雙通過股東臨時會的合併案程序,各界關心是否已向金管會提出申請?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永豐金控和京城銀行的申請案,所以對於進行中的案件,我們不予評論。如果日後這兩家公司提出申請的話,將依相關規定辦理審核事宜。」

過去,台新金和彰銀併購案歷經17年,最後由台新金撤回訴訟,才宣告落幕。去年採合意併購的台新金和新光金,卻中途跑出中信金以高價搶親,儘管最後搶親失敗,仍引起金融圈矚目。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曾在1月的新春記者會透露,將修法訂定「金金併」規則,首先研擬調高公開收購的門檻,有可能從現行的10%,調高到25%。其次是如果公開收購,將以現金為主,在收購期間研擬放寬併購方雙重槓桿比率125%的限制,避免監理套利。

台大金融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黃達業指出,「這是讓併購者在併購期間,能夠有一些時間方面的彈性。這個方向也是可以思考的,對併購的進行是有利的。」

專家認為,合意併購畢竟雙方有共識,在企業文化和員工安置上較容易達成。非合意併購則有可能造成市場動盪,或對被併購方的員工不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