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塞車每日就診逾2萬人 醫界籲感冒發燒應先到診所

農曆春節過後各大醫院急診仍塞車,每天就診超過2萬人次,衛福部今(13)日下午與醫師公會再開會研商,呼籲民眾如果只是發燒、流鼻水等症狀應先到基層診所就醫,把重症資源留給需要的病人。而衛福部也預估,醫院急診塞車情況恐怕還要2到3週才能趨緩。

從農曆春節開始,全台醫學中心急診室幾乎人滿為患,因流感、諾羅等疫情,急診留觀待床數增加,衛福部上週已召開急救責任醫院聯繫會議,13日下午再度與醫師公會等單位開會,討論病房調度及收治量能調節。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明,「請醫院這邊幫忙協調,可以出院的病人讓他出院,或者是可以下轉的就讓他下轉,然後把急診必須要在這個醫院就醫住院的病人可以收得上來。」

醫師公會、護理師公會、醫院協會等11個醫事團體則是發布聯合聲明,呼籲民眾若出現發燒、頭痛、流鼻水等類流感症狀,應多加利用居家附近的基層診所就醫,若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才需要到醫院急診,希望把重症資源留給最需要的病人,以免造成醫療量能危機。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提醒,「當你有出現流感重症的危險的徵兆的時候,就應該盡速到大醫院就醫,這些危險徵兆包括呼吸困難、呼吸急促。」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則呼籲,「政府應該盡速從院方的病床調度管理政策,以及強化轉診機制來著手,才能緩解壅塞之急。」

根據衛福部統計,今(2025)年農曆春節平均每天急診就診達3.7萬人次,高於去(2024)年同期的2.7萬人次,到2月12日為止急診就診仍達2.2萬人次。

疾管署評估,本週元宵節活動流感疫情將達到最高峰,接著反轉向下,但急診恐怕還要2到3週左右才能消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