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拉尼琥野放後頸圈脫落 台東林保分署上山搜尋確認平安

林保署台東分署成功救援7隻台灣黑熊並配帶追蹤頸圈後野放,其中去(2024)年3月野放的一隻拉尼琥黑熊,在年底,台東林保分署突然收到疑似死亡靜止訊號,馬上派森林護管員上山搜尋,順利找到了脫落的頸圈,但同時在附近又發現一隻有耳標的黑熊,研判追蹤活動資料,證明看到的是拉尼琥黑熊,讓護管員鬆了一口氣。不過這幾年花東兩縣淺山地區頻頻看到黑熊出沒,林保署也接到許多通報,呼籲山區民眾多加注意,保持人熊距離,避免造成衝突。

去年3月在花東縱谷山區野放的這隻黑熊拉尼琥,布農族人祈求牠能平安。

不過去年年底,台東林保分署卻收到拉尼琥配帶的頸圈發報器靜止訊號,以為牠死亡,派遣森林護管員上山搜尋,在海拔1000多公尺高的殼斗科森林找到了牠的頸圈,但同時在附近還發現一隻快速跑走、有耳標的黑熊和熊窩,確認看到的黑熊就是拉尼琥,牠還活著。

台東林保分署保育科長林孟怡提及,「比對牠回傳的資料跟訊息位置,那我們也可以很確認牠應該就是拉尼琥。牠的出現其實也代表著說,牠跟我們報平安。」

由於黑熊會到淺山覓食,經常誤中陷阱受傷,拉尼琥就是台東林保分署成功救援受傷治療後野放的第7隻台灣黑熊。

而近年來花東地區低海拔山區經常傳出民眾目擊黑熊出沒,專家分析可能是台灣黑熊族群增加擴大活動範圍,而淺山環境也變好了,牠們才會到淺山找食物。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創辦人姜博仁表示,「黑熊族群的確是有在上升,特別是南部花東地區低海拔淺山區域,其實很多森林,其實慢慢在恢復,它其實也提供更多黑熊食物的資源。」

台東林保分署呼籲,民眾發現黑熊出沒可以通報鄉鎮公所和花東兩縣的林保分署處理,並且保持人熊距離避免衝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