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慢性病是健保極大負擔之一,考量民眾看中醫人口增加3成,健保署計畫將中醫也納入「大家醫計畫」,讓中醫師跟基層西醫一樣,成為三高慢性病患的家庭醫師,目標是要讓全台100多萬名沒有給醫師固定追蹤病情的三高患者納入照護網,最快明年上路。
有越來越多科學研究證實,中醫不僅可以養生,對於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療效,可以減少疾病惡化,降低健保醫療支出,因此健保署計畫將中醫納入「大家醫計畫」,讓中醫師也成為三高慢性病患的主要照顧者。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陳潮宗表示,「山楂還有像紅麴還有澤瀉,根據我們的學術研究,對於降低膽固醇血脂肪都有不錯的效果。」
健保署表示,新冠疫情期間,不少人改變就醫習慣,固定在中醫看診拿藥30日以上的慢性病患者約有40萬人,中醫診所也從2019年的3700多家、6800多名中醫師,成長到去年3900多家、7600多名中醫師,1年服務量超過4400多萬人次。未來不再區分中西醫,只要民眾習慣就醫的那位醫師就是家庭醫師。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指出,「中醫裡面他也是有所謂的三高的病人需要照顧,所以假如可以一起納進來的話,我相信對於民眾的健康是會有很大的幫助。」
健保署強調,目前三高病患約500萬人,其中100多萬人沒有給醫師固定追蹤病情,照護品質不如已納入照護網個案,將會是優先對象,希望中醫能接住這些病人,相關執行計畫、還要與中醫師公會再討論,預計今年底前會將平台建置完成,最快明年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