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優雅融入生活 禮儀教育從小紮根

法國人向來給人行為舉止優雅的印象,做什麼事情都從容不迫,專家將此歸功於從小的禮儀教育。民眾生活中,從打招呼、社交到用餐,都須遵守不同程度的規矩,而社會階級越高的家庭,禮儀教育也更加嚴格。

在街角和窄巷內的餐廳,家人朋友坐在戶外喝杯咖啡、用點美食,是法國巴黎街頭典型的景色,這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看在外國人眼裡,卻多了一種說不出的雅緻,而這種風格或許是出自從小就有的禮儀教育。

巴黎居民說:「是的沒錯,這就是法國人的態度,他們很有禮貌、很客氣。」、「我們會等別人開口才說話,成年人會先發言,當我們被詢問問題時,會有很多時間來思考我們該回答什麼。」

說話時眼神交流、握手時力度合宜,這些小細節是法國人被教導的基本禮儀,而在家教更嚴格的家庭,餐桌禮儀更能展現一個人的社會階級和生活水準。

巴黎居民說道,「我之前去朋友家時有點被嚇到,他們家有點貴族家庭的感覺,像是他們真的會擺上四4把叉子,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麼使用。更明確來說,這背後的確有完整的文化和期望,因此我認為,這取決於你的社會階級。」

擺上不同的大小的杯盤和刀叉,法國人吃一頓飯要講究的規矩可不少,除了餐具有使用順序,用餐時也要小口小口進食,如果要談天說話,則還有其他規則。

法國禮儀專家德赫爾說:「確實,我們經常換手和換叉子來拿麵包,得小心不要用叉子指向空中,如果我需要講話配上手勢,我們就把餐具放在盤子上,然後我們就可以使用手勢。」

法國禮儀專家認為,這些看似複雜的生活基本教條,實際上提供了行為依歸,有助於法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從容不迫,展現出輕鬆和優雅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