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金刀比羅社古蹟石柱遭著色 文化局:違《文資法》涉刑責

蘇澳砲台山因地理位置絕佳,清領時期曾興建砲台、營房、抵禦外敵;到日治時期還蓋了神社金刀比羅社,雖目前只剩部分遺構,但因極具保存價值,被列為宜蘭縣定古蹟。但昨(29)日有民眾去參觀,卻發現神社社名石柱被人著色,雖文字本身沒被毀損,但文化局認為著色行為已違反《文資法》。

石柱的字被塗上紅色、金色的漆,相當不協調。

民眾2月29日上宜蘭蘇澳砲台山、參觀金刀比羅社遺蹟,就看到社名石柱被塗得花花綠綠,令人傻眼。

發現民眾蔡小姐認為,「這也是日本人留下來的東西,去看到這些東西也是蠻珍貴的。」

金刀比羅社建於1927年日治時期,雖現在只剩石柱、石燈籠及神社正殿基座遺址等,但近百年歷史加上參拜路徑、位置優越等,讓它極具保存價值,與鄰近建於清法戰爭後1889年的清領時期炮台遺構等共列宜蘭縣定古蹟。

宜蘭縣蘇澳鎮長李明哲表示,「復原這個其實都還要專家來做,不是一般人來隨便弄一弄,這個都會破壞了原來的古蹟的完整。」

儘管文字沒被破壞,但著色對古蹟來說仍等同於毀損。文化局表示這樣的行為已涉犯《文資法》,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00萬元以下罰金。

宜蘭縣文化局副局長郭香蘭指出,「照《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3條會有相關的罰則,包括會處6個月以上跟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還會併科新台幣50萬以上到2000萬以下的罰金。」

文化局表示,保護文化資產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且遺蹟若毀損為不可逆,呼籲民眾共同維護保存這些見證台灣歷史及發展的文化資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