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深海探勘發現逾100新物種 完整鑑定需耗時數年

跨國生物學家團隊最近在太平洋東南部,智利外海進行探勘,發現珍貴的生物寶庫,包括過去未曾見過的海底山以及自成一格的生態體系,從中還找到超過100種的海洋新物種,有的看起來甚至像是外星生物一樣奇特。

有如一座海底花園,智利外海4500公尺深處,色彩艷麗、型態奇特的深海珊瑚與玻璃海綿爭奇鬥艷,海膽,軟體端足類動物與鎧甲蝦類動物四處悠遊,還有鮮紅色用鰭行走的單棘躄魚、閃閃發亮的碧眼龍蝦,以及許多猶如外星異形的不知名生物,讓太平洋東南部這片的偏僻海域成了獨特的生態寶庫。

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率專家團隊,今(2024)年1月透過水下機器人協助潛入勘查,找到上百種可能是全新的物種,成果出乎意料地豐碩。

德州大學格蘭德河谷分校助理教授伊斯頓表示,「我們觀察到150多種在這個地區尚未被通報過的物種,相信其中可能有100種或更多屬於科學上的新物種。我們看到巨大的仙人掌海膽,它們很高,大約有半公尺高,而且是大量群體活動;我們看到整片竹珊瑚叢,大約有千年歷史。」

研究小組沿著智利外海納斯卡海嶺和薩拉斯戈麥斯海嶺探索,繪製了近5萬3000平方公里的海底地圖,發現4座未曾被記錄的巨大海山,最大一座高達3500公尺,是世界最高樓杜拜哈里發塔的4倍高,而這些海底山也自成獨特多樣的生態圈,值得進一步探索研究。

伊斯頓提到,「越來越多海洋生態圈正處於危險,我們都還來不及知道有些什麼,以及它們的重要性,所以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哪些動物群與生物體在那裡生活,以及適合他們持久生存的參數,以便維持海洋健康與永續。」

這次勘查已經讓科學界對當地已知物種的數量增加了34%,由於樣本太多,完整的物種鑑定可能要花上幾年。

地球上這類孕育豐富生態的海底山,大部分位在公海,不受個別國家法令管轄,很容易受到拖網捕撈與深海採礦破壞。科學家希望詳實的地質與物種紀錄,有助於國際制訂保護計畫。

這項任務的第2階段探勘,已經在2月24日沿著薩拉斯戈麥斯海嶺出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