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正在進行泊港測試,預計明(27)日展開移置作業,將移到乾塢,實施預備傾側試驗等項目,今日台船人員忙進忙出,傍晚先將海鯤號移入中信8號浮塢過夜。學者表示,海鯤號將測試排水量是否符合設計,以及在水面時,左、右擺動的傾測浮力試驗,所有測試項目完成,才能進入海上測試。
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26日傍晚移出海昌廠,畫面曝光,先移入黃色船身的中信8號浮塢過夜,27日展開移置作業,移到乾塢,將實施預備傾側試驗等項目,驗證浮力是否正常。
不過,考量事涉機敏,週邊港口嚴加管制,現場已架好鷹架,準備可以拉升的黑布,保密作業做到滴水不漏。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這個俯仰平衡,跟這個左右這樣子的平衡,看它是不是確定原來這些系統的設計,因為它潛艦的系統都很複雜,確定它的整個平衡,是不是完全按照原先設計的需求,能不能達到它這樣子平衡的目的。」
海鯤號的裝備,有不少來自國外採購,也有國內生產再進行組裝。
學者分析,海鯤號接下來將測試排水量是否符合設計,以及在水面時左、右擺動的傾測浮力試驗,所有測試項目完成,才能邁入海上測試,但是否趕在520讓海鯤號下水,海軍沒有時間表。
而美軍陸戰隊員抹上偽裝,在叢林監視待命,準備演練登陸、地面作戰。
因應中共升高印太區域緊張局勢,美國、日本在九州和沖繩,從25日展開鐵拳聯合演習,去(2023)年首度移師日本境內,目的提升日本西南部南西諸島防禦能力,美日共出動2千人參加,被解讀劍指中共。
學者分析,美日強化第一島鏈防衛,台海若爆發衝突,中共勢必採取反介入,阻擋美日協防台灣。
淡大國際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指出,「所以在這裡的話,如果那個地方,美日也有可能會遭受第1擊或者第2擊的話,自然它會必須需要有一些防範,以及我個人會認為目前來看,美日在這一邊都有很多的兵力重新調整跟部署,會希望能夠在這個地方,去穩固他的後勤補給。」
至於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蓋拉格訪台,展現挺台力道,外媒揭露,蓋拉格致信給太空探索科技公司老闆馬斯克,提到中共侵台的可能性,要求提供專用於政府軍事的星盾衛星網路,給派駐台灣的美國國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