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西港刈香」王船落成 乞龍目水祈求平安

西港慶安宮,有臺灣第一香科的名聲,甲辰年龍年的王船已經做好勢矣。3年一科的西港刈香,除了遵照傳統辦科儀大典,廟方也共王船安龍目,共水淋佇龍目頂懸,才閣共水承予信眾取用。這項文化有百冬歷史。

選定良時吉日辦安龍目大典,廟方當咧共王船雙爿的龍目囥龍銀入去。這臺慶安第68號王船,用半冬的時間做總算做好勢矣。西港慶安宮除了完全遵照傳統辦儀式,安龍目了後,由廟方人員上王船頂,𣁳水淋踮龍目,才閣共水承落來,通予信眾取用保平安。根據了解,乞龍目水的習俗有上百冬的歷史,在地學校也和囡仔實際來行踏。

廟方講,王船有代表千歲爺出入天庭、凡間的交通工具,佇民俗祭典中嘛是重要的法器。王船頂頭攏總有13艙,主要是添載物件咧用的。其中,廟方開放頭二艙,予信眾會當添載,到時會參王船做伙化掉,有消災、賜福的意涵。

國定民俗西港香,有「臺灣第一香」之稱,西港慶安宮每3冬辦一科刈香,in的特色是「香醮合一」,嘛保存完整傳王醮科儀。廟方指出,舊曆4月11起鼓,向望逐家通來認捌有240冬久的刈香文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