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是中華料理的高檔美味,南非鮑魚也因為供不應求,盜採、走私情況嚴重,導致數量銳減,現在已經列入瀕危物種名單。
一個個肥美碩大,被譽為海味之冠的南非鮑魚是不少饕客們的最愛,其中香港和中國是南非鮑魚的最大消費市場。
海鮮餐廳業者陳小姐表示,「古代皇帝特別喜歡吃,因為鮑魚象徵富貴跟尊貴。」
為了滿足龐大需求量,南非鮑魚在過去40年來遭到大量非法盜採、濫捕。
野生南非鮑魚生長緩慢,需要8至10年才成熟,產量有限,1970年代南非政府曾引進配額制度與刑罰來確保野生鮑魚數量穩定,到了80年代末期漸趨寬鬆,犯罪集團看準鮑魚的黑市經濟,大舉走私非法採捕的鮑魚,導致數量銳減甚至瀕臨滅絕。
可悲的是,連一般漁民也被生計所迫,鋌而走險加入盜採行列。
當地漁民費舍爾透露,「霍斯頓小鎮沒有別的工作,我還有什麼選項?顯然盜採是捷徑,我要說的是,都是為了養家餬口。」
南非鮑魚合法的捕撈配額每年最多100公噸,但根據國際組織在2022年的報告,光是香港,每年進口南非鮑魚就多達2000到3000公噸,其中部分被轉售到中國、日本、台灣等市場。.
密密麻麻地排列著,這些鮑魚從沒有感受過海洋或是礁石,養殖場透過選擇性繁殖的方式,調整鮑魚的生命週期,讓牠們能夠迅速長大。
HIK鮑魚養殖業者奧爾特指出,「我們目標是養得又大又快,養出符合顧客想要的口感、顏色。」
野生鮑魚面臨生存危機,催生養殖鮑魚產業崛起,但是對於保育團體提議把養殖鮑魚野放,業者目前態度保留。
HIK鮑魚養殖業者奧爾特補充,「我不想要開啟惡性循環,我放進海中,別人又拿走,最後落入壞人手中。如果政府擬好計畫可以保護放回去的鮑魚,我們就會加入。」
業者表示,除了不確定將養殖鮑魚野放對環境的影響,也希望政府在防止盜獵有更多作為,以免導致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