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五穀廟」是宜蘭縣主祀神農大帝歷史最為悠久的廟宇,有200年歷史,2016年縣府將廟宇登錄為歷史建築,廟方因為想建新廟激烈反彈,經過縣府與廟方即共同研商,最終決定以新、舊廟並存方案,進行新廟興建與舊廟重組修復,今(29)日舉辦舊廟修復落成典禮,活動現場,宜蘭國小師生將手植神農百草,了解五穀廟歷史。
國小學童在導覽員的說明下,植下百草,體驗神農大帝,嚐盡百草的精神,宜蘭五穀廟是宜蘭縣主祀神農大帝歷史最為悠久的廟宇,有200年歷史。29日上午,舊廟經拆解修復後,落成啟用。
推開廟門,象徵舊廟展開歷史新篇章。過去這座廟宇因為被白蟻蛀蝕,年久失修,廟方想要拆除重建,遭文化界力阻。提報縣政府,經文資審議後,2016年將廟宇登錄為歷史建築,此舉引發廟方反彈,雙方一度僵持不下,經過溝通,最後採改以新舊廟並存的方案,進行新廟興建和舊廟重組修復。
宜蘭縣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林義翔表示,「那拆解過程當然就是蠻艱辛的,因為拆解的時候,比較擔心的就是一些雕刻啊,彩繪啊,或者是那些比較容易脆弱的東西。」
負責舊廟修復的建築師指出,這座廟宇修復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在拆廟時,要注意不要破壞廟宇原有的雕刻和彩繪,經過許多歷史調研,才能成功完成修復
宜蘭縣文化局秘書張惠如指出,「裡面主要就是有關於我們噶瑪蘭廳,就是等於宜蘭的1個開發的設置的進程,還有五穀信仰的1個過程的介紹。」
五穀廟主委林明昌表示,「待我們新廟,預計在兩年後完成,我們把神農慈悲的精神發揚光大。」
舊廟落成後,內部將有神農文化常設展,並提供導覽給遊客和學生。至於新廟目前則尚未完成,廟方指出,預計兩年後能完工,讓新舊廟可以並存,成為宜蘭市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