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的阿辛塔爾,最近入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中美洲「馬雅文明」以及大約同一時期的「奧爾梅克文明」曾經共存的歷史見證。有當時相當先進的建築技術,以及四通八達的貿易網絡。
馬雅原住民族的長者,帶領著族人和觀光客,進行著古老的祈福儀式。這裡現在的名字叫做「阿辛塔爾」,是個人口不到4萬人的小鎮。
但在4000年前到300多年前的「馬雅文明」,還有大約同一時期存在的「奧爾梅克文明」時代,這裡不僅是北往來的貿易樞紐,更存在著兩種文明的豐富文化遺產,以及當時相當先進的建築技術,所遺留下來的歷史見證。
奧爾梅克文明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消失,馬雅文明則一直存續到歐洲殖民者入侵征服為止。
巨大的人頭石雕,被認為是奧爾梅克文明的重要遺產;而規模完整的墓穴,則被視為馬雅文明建築技術的佐證。另外,這些只剩下邊緣基礎,或是石頭鋪設的階梯,則是大型神壇的遺跡。
考古與歷史學家認為,兩種文明都出現過巨大的金字塔建築,作為祭祀神明的神聖場所。而所有相關場所的位置在整個古老都市中的布局,有著和天文星象相對應的意義。
加上周邊創新的水利系統、精美的陶瓷器具,都讓這個在幾千年前輝煌一時的城市,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青睞的對象。
UNESCO駐瓜地馬拉代表贊布拉諾表示,「在這些非比尋常的價值當中,我們必須讓這些鬼斧神工展現出來。因為這些歷史遺跡讓我們得以一窺文化傳統,與那些消失的文明。」
「阿巴赫-塔卡利克」在古代馬雅語言中,意思是「站立的石頭」,不過這個名字的起源已經不可考。
馬雅文明在公元第9世紀爆發內亂,人口大量往北遷移,這個位在現今瓜地馬拉西南邊的城市,因而遭到放棄。直到900多年後的公元1888年,才又被人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