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所公布的各縣市上半年失業率,高雄整體來看有所緩解,降到3.4%,創縣市合併新低,但民代發現,青年失業率卻不降反升到11.1%,質疑市府職涯政策失效。但青年局反駁,因應自媒體等新產業崛起,傳統的勞力市場還有傳統產業,無法滿足青年的就業需求。
青年在就業博覽會上填履歷、面試,希望找到穩定工作。主計總處日前公布各縣市上半年失業率,高雄雖降到縣市合併新低的3.4%,但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比起去年的9.5%,卻不降反升到11.1%,讓民代質疑市府職涯政策失效,為此青年局反駁,是傳統勞力市場已無法滿足青年就業需求。
高雄市青年局長張以理表示,「他們逐漸轉向透過網路,甚至是新媒體來銷售,他們想要銷售的產品,又或者來進行他們可以有的這些創新的服務。」
外送平台、自媒體等新產業崛起,加上政府有意扶持新創產業,讓青年轉向新興產業或創業,共享或行動辦公室需求也隨之增加,以駁二共創2號基地的共享工作空間及店面為例,8月開放至今平均使用率已達5成。
自由企劃人員林小姐說道,「就是覺得時間上會比較好安排之類,因為它可以比較能夠獲得,可能個人生活跟工作上的平衡。」
桌椅、一台筆電,坐下就能工作,儘管收入較不穩定,卻有更多自由及時間去實現自我,溫飽不再是年輕人唯一的目標。
文字工作者鄭小姐指出,「用這種方式可以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去接觸平常可能關在辦公室裡面,沒辦法接觸到的東西,我覺得是很值得的。」
工作型態及觀念的轉變,讓青年不願再投入勞力密集的傳產,或普遍低薪的服務業。市府表示會滾動式調整,跨局處推出相應課程、輔導青年就業創業,持續對失業率研擬應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