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今(8)日簽署《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國內現有出口到美國的廠商,包括農產品,以及電子、電機產品等都成為直接受益對象。
《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簽署完成,宣告正式生效,實際在台美間建立明確的法律義務關係,促進台美雙方貿易和投資增長,並且有效在時間內,解決台灣貿易商出口到美國會碰到海關通關的問題。
中經院副執行長顏慧欣指出,「第一階段所談的3個議題都是自主性的議題,這個實際上都是在提升我們政府的行政效率、未來決策的品質,然後增加我們產業對於未來法制環境透明化的掌握。」
台美倡議成為拜登上任後,第一個簽署的對外經貿協定,也代表美國向全世界釋放一個明確清楚的訊息——各國都有權利可以跟台灣發展更深化的經貿關係,而對於拜登針對美台後續協商表達關切,學者認為這是美國內部問題,不涉及台美關係。
顏慧欣認為,「過去的作法是,在談判過程中要去徵詢國會意見,但是因為拜登把這個協議定位成行政協議,不需要國會的授權,我覺得這個只是他們內部的問題。」
國內現有出口到美國的廠商,包括農產品以及電子、電機產品等都成為直接受益的對象,顏慧欣建議下個階段談判時,因為涉及的議題攸關國內中小企業未來的經營成本,因此政府要盡可能先取得產業意見及凝聚共識,避免引發企業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