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古文明以秘魯西岸為核心的印加文明最為人所知。事實上當地在印加文明之前,還有瓦里文明與錢凱文明,目前專家對於錢凱文明所知不多。日前秘魯首都利馬附近,一座新出土的錢凱文明古墓,就讓考古學家備感興趣。
在山坡地下方的這一片平坦的聚落旁邊,由石牆分隔成不同區塊,出土的物品從各種容器、紡織品到人類遺骸,由工作人員分開一箱箱裝好,準備帶往研究室仔細分析。
這裡是秘魯首都利馬地區附近、人口約10萬的濱海小城市瓦拉爾。據考古專家推斷,這些古物和遺跡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到1440年間,也就是所謂錢凱文明存在的時期。
國立聖馬爾科斯大學考古學家范達倫指出,「這些墳墓埋葬的人分屬不同的階級,有的墳墓相對非常精緻,深入地下達5公尺且作工精細,顯然就是錢凱文明中的社會菁英。」
在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現在的秘魯共和國之前,當地最後一個文明是多數人都聽過的印加文明,存在於公元15世紀中到16世紀中期。在印加之前就是錢凱文明,時間較久,從第11世紀到15世紀,更早的還有瓦里文明,從公元6世紀到10世紀。
國立聖馬爾科斯大學考古學家范達倫表示,「我們發掘的這些古墳非常重要,因為可讓我們更了解目前為止所知不多的(錢凱)文化。過去10年來,我們在各地發掘了2000多座錢凱文明的古墳。」
錢凱文明的人們,以農漁業和貿易維生,在目前所找到的古物當中,留下最多的就是多采多姿的紡織品,以及一些雕塑。專家認為,這些古物得以留存到現在,一方面顯示當時的產量相當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錢凱文明的紡織品質已經相當好。
不過,錢凱文明並不是驍勇善戰的民族,因此遇上印加帝國的擴張,也就輕易被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