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有意發行新式數位身分證,引起輿論撻伐,宣布暫緩後,內政部傳出不推數位身分證,但不排除先發行無晶片版本,引來立委痛批浪費公帑。此外,內政部明年編列6738萬元的數位身分證預算用於設備維護,對此國民黨團跟民眾黨團強調會嚴審預算。
新式數位身分證受到資安爭議加上隱私疑慮,引來外界反彈聲浪,行政院去年臨時喊卡,宣布暫緩發行,有待取得社會共識。不過還沒等到專法出爐,內政部傳出不推數位身分證,但不排除先發行無晶片版,立委則質疑政府浪費公帑。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數位身分證但是沒有晶片,那還叫數位嗎?跟現在紙本身分證到底有什麼差別?所以一個政策不要為推動而推動,不要為消化預算而消化預算,重點是現在的相關法令以及資安都還沒有完全釐清。」
內政部戶政司副司長陳子和則回應,「現在所有案子都沒有定案。」
內政部澄清,相關政策都還在討論階段,沒有定案,避免爭議延燒,立法院國民黨團指出,數位身分證必須經過事前充分評估以及專法通過才能發行,但內政部明年仍編列數位身分證的預算,高達6738萬元。
民進黨立委吳玉琴表示,「到預算在審議的時候,一定是會被拿出來好好被檢視,如果大家覺得沒有功能大,就會把預算凍結或是這個刪除,因為有個資問題,所以大家反對,那是不是這個政策,就是說其他的一個精進作為就不做了呢?這個我想是行政部門可能要在立法院跟大家再說明。」
內政部戶政司副司長陳子和則說明,「有設備放在那邊,你如果以後要繼續,現在只是暫緩,你只是暫緩,以後要繼續用的可能,所以你要去維運它。」
內政部解釋,預算是購買機器設備的費用,分年度編列預算攤提,以及人力、水電、空調、安全維護的基本維護費,民眾黨團認為是政策失靈,不排除在新會期提案刪減預算,民進黨立委吳玉琴也說,內政部得對外說清楚預算用途,否則可能面臨預算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