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林內鄉寶隆紙廠,過去日治時代是林內庄行政中心,但隨著產業結構轉變,紙廠在1996年停產,廠區閒置荒煙漫草影響市容。2010年經寶隆公司申辦新興自辦市地重劃,將原本紙廠生產區劃設為公園,保留風車、水塔、紙漿槽等,現在雲縣府將打造林內紙蝶生態地景園區,由藝術家以在地元素進行創作,吸引更多遊客前來。
走入林內新公園,可以看見3座大型紙漿槽,已經爬滿綠色藤蔓,但過去這些紙漿槽,是用來儲放稻草、紙漿發酵當製紙原料,但紙廠從1996年停產後,紙廠廠區閒置荒廢,近5年來才慢慢轉型成生態公園。
林內鄉居民說:「過去都是管制,都關起來荒廢都圍住,對於這邊的百姓就比較不方便。」
也有林內鄉居民提到,「(現在)我覺得很清悠、很好,來這裡做適當運動的人,真的大家都可以受惠。」
位在林內鄉的寶隆紙廠舊址占地2公頃,園區有超過百年歷史建築的林內舊庄役場,還有2座大鐵棚、3座大型紙漿槽,現在雲縣府將與藝術家合作,以在地元素進行創作裝置藝術。
水牛設計部落負責人呂耀中表示,「整合生態文化跟地景,可以串聯起來,所以這次的作品,不只只有紫斑蝶,他還有包含台灣獼猴還有梅花鹿,還有我們各式各樣在地的物種。」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透過這個地景藝術的裝置藝術,透過我們在地文化跟在地產業結合起來,我們希望帶動林內鄉也能帶動雲林縣。」
雲縣府表示,這次由5組藝術家分別以台灣獼猴、紫斑蝶和梅花鹿等元素來進行駐地創作,預估10月能完成裝置藝術,希望要將過去的廢棄紙廠,打造成藝術公園,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