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南部出現大量的外來種平底海星,影響到當地水域瀕危物種的生存,有一群志工發起了「摘星大作戰」,過去一年已經在當地河流清除了10萬顆海星。
澳洲南部塔斯馬尼亞這群潛水客一早就下水,準備進行「摘星大作戰」,這群志工要摘的,是黃澄澄的平底海星。牠們原本生存在北太平洋以及日本、俄國、中國北方和南韓周圍水域,40多年前被引入澳州南部,對當地生態造成很大影響,也危及保育類的斑點棘茄魚。因此一群潛水愛好者,去年自主發起到德文特河摘星。
澳洲摘星小組組織者文森表示,「一開始是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然後我們創了一個臉書社團,接著就越來越多人討論,我們試著每個月清理3次。」
澳洲摘星小組馬爾說,「這麼做的目的是,真正嘗試減少(海星)數量,以保護保護這些地區,實際有的、真正的瀕危物種。」
每次摘星,都有約40人參與,有些人甚至是全家大小出動。澳洲摘星小組道葳也說,「我第一次下水時,就像是只要把牠們舀起來,就帶一堆袋子就好,裝的非常充實,但我們之前有清過,所以肯定少了很多,現在得四處找。」
過去一年,摘星小組已摘除10萬顆海星,成果豐碩。他們會持續努力,希望未來幾年,將平底海星數量大幅減少,讓當地生態恢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