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夾子跟袋子,在海灘上仔細翻找北韓的垃圾,一個也不放過。
南韓東亞大學教授姜東元說:「廢棄物種類很多,食物、飲料、零食、藥品、化妝品,就像海灘上有個北韓小市集一樣。」
專門研究北韓的南韓學者姜東元,已經當垃圾獵人好一陣子。他這趟來到跟北韓只相距4公里的延坪島,找到北韓的冰淇淋包裝袋、泡麵袋,還有官方宣傳單等各式各樣的垃圾。
為什麼要撿這些?姜東元表示,北韓2020年關閉邊界後,他就無法訪問平壤,難以得知當地訊息,只好從垃圾著手。這些廢棄包裝會標示製造成分、生產日期、工廠地址,可以讓他了解北韓疫情期間生產或進口哪些東西,也會透露當地社會的變化。
姜東元說:「金正恩時代,北韓投注更多心力在包裝設計上,即使是北韓,也不能忽略人民的品味和慾望。」
如果找到藥品包裝更好,能猜測北韓的醫療情況。不過延坪島居民對學者撿垃圾有不同看法。
南韓延坪島居民吳桂任說:「地雷也四處飄,你不知道有多少東西從北韓飄來,太多了,甚至還有人類屍體。」
過去一年,姜東元冒著風險,收集快1500件北韓垃圾。他抽絲剝繭找線索,從垃圾觀察北韓經濟,希望藉此對這個神秘封閉的國度,多一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