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遭體罰學生家長指控 北市某國中老師情緒不穩、傷害學生

台北市某國中傳出不當體罰,家長指控一名陳姓生教組長,只因情緒不穩,就對學生肢體傷害,而且半年來至少有9名學生受害。不過校方否認,強調目前已經通報教育局進行調查。教改團體則呼籲,應該建立明確機制,淘汰不適任教師。

疑遭體罰學生家長表示,「這邊有很明顯的是被勒過、抓過的那種痕跡,勒脖子的痕跡,這邊也是。」

孩子脖子上整片紅腫傷口,家長情緒激動,會這麼氣憤,是因為她說她的兒子,在學校無來由就遭到生教組長不當體罰,學校事後還想敷衍了事。

疑遭體罰學生家長說:「生教組長有承認他掐了我兒子的脖子,甚至推了我兒子,但是打頭這部分,他不承認。但是有其他至少3、4個小朋友以上,有看到說,他有對我兒子用肢體上這樣子的動作,甚至傷害到我的兒子。」

家長指控明明下課時間,小孩起身丟垃圾,卻因生教組長情緒不穩就被不當對待,甚至半年以來,至少有9名學生發生過類似情形,要求校方說清楚講明白。只不過,對於指控,校方一概否認。

校方發言人回應,「生教組長是滿有經驗的組長,所以他不會,應該不會有情緒不穩的狀況。當然這個雙方說詞是有落差的,所以我們才一定要啟動這個調查程序。」

校方出面替生教組長背書,更否認要私下和解、草草了事。至於教育局則表示,目前已經接獲通報,後續將由學校著手調查。

 
只是體罰事件頻傳,教改團體則建議,發生重大體罰等事件,應該解聘。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強調,「體罰的老師,這不是大多數,就部分老師,少數老師。這有體罰的老師,甚至已經對小孩體罰承認的老師,我們就應該要有明確的處置跟解決,也就是應該要解聘。」

教改團體坦言,涉嫌體罰的老師,事後往往被教評會祭出口頭警告、記過,或是加以輔導等懲處。要涉及解聘,通常都以性侵害居多。因此她也呼籲政府要明訂法律,凡是牽涉重覆體罰等事件,都應該能有明確機制,淘汰不適任教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