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貓奴,可以說是古埃及人了,他們甚至把寵物貓給做成了木乃伊,不過,在埃及最新對外開放的陵寢裡頭,出土的不只貓,還有獵鷹等鳥類,以及好幾隻老鼠,總共超過50隻動物,非常特別。
拿著相機猛拍,他們是第一批獲准入內的觀光客。走道盡頭,還可以看到堆置的動物木乃伊。近一點看,鳥嘴和羽毛還保存得很完整,明顯是獵鷹或老鷹之類的猛禽。
埃及古蹟最高委員會秘書長 瓦奇瑞表示,「我們開始挖掘後,發現很多碎片和文物,以及超過五十隻動物和鳥類木乃伊。」
這座陵寢位於尼羅河旁的沙漠裡,在埃及首都開羅南方,大約500公里的城市索哈傑,是當局在去年十月,打擊盜墓活動時意外發現的,最近才對外開放。考古學家推測歷史超過兩千年,屬於托勒密王朝,名為圖圖的高官夫婦。狀態良好的壁畫,部分描繪著主人一家的生活光景。
埃及古蹟最高委員會秘書長 瓦奇瑞說明,「這是個雙人陵寢,男主人叫作圖圖,和他的妻子塔﹒什列特﹒伊西斯,她做什麼工作呢?她是名音樂家,演奏(古埃及樂器)叉鈴。」
另一部分壁畫,「胡狼神阿努比斯」,是屍體的守護者,反映著古埃及人的生死觀;之所以把人做成木乃伊,也是為來生作準備。陵寢外展出了兩具木乃伊,一名成年女性和十幾歲的男孩,除了大量裝飾和陪葬品,還有一堆老鼠、鳥類和貓咪。到底為什麼要把動物做成木乃伊呢?這有四種解釋,首先是希望來生受到神明引導,而動物被視為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例如獵鷹代表法老守護神「荷魯斯」、貓則是女神芭絲特。另外,還有寵物可以到來生陪伴主人,或是動物作為神廟的祭品與來生的食物。不過,老鼠就很難說得通了,有一說認為愛貓成痴的古埃及人,希望愛貓到了來生,也有老鼠可以抓。
主打動物木乃伊,埃及古蹟部想讓中部古城也有賣點,一併重振2011年茉莉花革命以後,受到政局動盪和恐怖組織活動重創的觀光產業。埃及經常打著「古文明」名號招攬遊客,卻也因為保存文化遺產不力、研究欠缺科學嚴謹,經常受到外界批評。
埃及托勒密王朝古墓開放 動物木乃伊成焦點
邱偉淳 / 編譯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