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到台北市大同區的陳悅記祖宅,親自送上國定古蹟公告,強調陳悅記為2百多年的歷史建築,見證大台北地區的開發史,維護不易,文化部已經修正管理維護的補助要點,將公費修復補助金,提高到95%,希望加強國定古蹟維護,並且提高私產所有權人配合保存的意願。
文化部長鄭麗君一到陳悅記祖宅,受到陳家的熱烈歡迎,她特別向陳家子孫,送上國定古蹟公告,正式由市定古蹟,變為國定古蹟。鄭麗君也在管理人的解說下,了解這座2百多年歷史建築的重要性。
文化部長鄭麗君一到陳悅記祖宅,受到陳家的熱烈歡迎,她特別向陳家子孫,送上國定古蹟公告,正式由市定古蹟,變為國定古蹟。鄭麗君也在管理人的解說下,了解這座2百多年歷史建築的重要性。
陳悅記祖宅古蹟管理人 陳應宗說,「兩百多年來的歷史見證,跟歷史脈絡,完全很清晰,它可以做為台灣目前,就是漢文化的宅第的一個,典型的一個見證。」
除了了解祖宅的歷史意義,鄭麗君也向「公館廳」內帶領學生學習布袋戲的國寶大師陳錫煌,表達重視古蹟保存的決心。她強調已經修正管理維護的補助要點,將公費修復補助金提高到95%,減輕保管人的負擔。
鄭麗君表示,「我們會對這個文資、有形文資的保存,盡更大的心力,所以除了補助提高以外,未來我們也會在制度面強化,私有文資保存的誘因。」
布袋戲大師 陳錫煌則說,「今天鄭部長來到老師府,我覺得很光榮。」
事實上,陳悅記祖宅前埕的兩組旗竿座,代表陳家子孫曾經高中舉人,第4代祖子孫陳維英作育英才,讓祖宅也以「老師府」之名,流傳後世。
台灣文化資產學會研究員 鄭昭民說明,「從渡台祖這邊算下來,他們總共有3個舉人,這個是比較少見的,我們這邊保留了兩座象徵舉人的旗桿座,包含其中一個石旗桿。」
鄭麗君強調,調高補助金比例,也能提高私產所有權人配合保存的意願,而包括陳悅記祖宅在內,全國已經有98個國定古蹟,目前還有2個在認定中,希望在年底前,完成100個國定古蹟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