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噍吧哖事件100年,這場由余清芳號召,台灣史上最後一場武裝抗日,文史工作者蕭景文、漫畫家邱若龍用文字和圖畫,寫這段,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段台灣抗日史。 一張又一張的圖畫 描述的是百年前 日本的高壓統治 以及余清芳 帶著農民起義的故事 漫畫家邱若龍 曾經畫過霧社事件 這一次 他畫的是漢人抗日的故事 ==漫畫家 邱若龍== 大家只知道說 抗日戰爭70週年 這(噍吧哖)100週年 更是一個整數 我們自己的歷史 沒有人發現 這個真的是有點可惜 時間回到100年前的1915年 客籍人士余清芳 和羅俊 江定等人 在台南的西來庵 以王爺公的信仰 募資 號召鄉里抗日 當時加入者多為農民 也反映出當年日本人 對台灣農民的壓迫 ==前成大文學院長 涂永清== 1915年左右 經濟狀況(不好) 所以使他們(反抗) 有點官逼民反的味道 抗日民軍屢屢 突襲各地日本警察廳 逼得日本出動軍隊大炮 在吧哖也就是 現今台南玉井一帶 和民軍正面決戰 ==STAND=== 發生在100年前的 余清芳抗日 也就是噍吧哖事件 當時余清芳就帶領他的信眾 在現今玉井的虎頭山 與日軍對峙 不過最後他們部眾死傷數百人 這也是台灣漢人最後一次 大規模的武裝抗日 拿著鋤頭 斧頭的民兵 終究不敵裝備精良的日軍 余清芳也遭誘捕 根據統計 當年日軍屠殺人數就超過3千人 是日本統治時期 台灣人傷亡最慘重 也是最後的武裝抗日 ==前成大文學院長 涂永清== 知識分子發現 透過這種武裝抗日 已經不可行了 所以就有文化運動 文化協會的出現 主張要參與議會 要競選 不只是台灣有志之士 調整抵抗日本的策略 噍吧哖事件也改變日本人 統治台灣的腳步 ==文史作家 蕭景文== 為了避免台灣人 繼續朝向這種武裝抗日 或者是有太多反抗的想法 所以日本在教育上面 在給予地方上的 自治的權力上面 他們漸漸的都有讓步 而這一個台灣近代史上的 重大的轉捩點 在100年後 透過作家的文字和漫畫家插圖 忠實呈現 也希望台灣人 莫忘曾經發生在 這塊土地上的血淚史
噍吧哖事件百年 文圖重現台灣抗日史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