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壁壘分明 小黨爭出頭大不易

高雄市議員的選舉,民進黨喊出、議會要過半,爭取完全執政,國民黨則是精兵策略,要力保議長的寶座。不過在藍綠之外,這次還包括了綠黨、以及人民民主陣線等等的小黨或政團,也都第一次到高雄參選,希望爭取民眾認同。 這本書一丟,打中馬總統,也打開「基進側翼」的知名度,在年底九合一選舉中,他們一改過去寫文章評論政治的形式,在高雄市推出四位候選人參選市議員,平均年齡只有26歲。 ==基進側翼高市議員候選人 劉哲宇== 這個沒有(從政)經驗 代表說我們不會妥協 不會去跟這個體制妥協 你這樣進去才能改變 年輕是最大的本錢,他們也喊出「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口號,試圖瓜分深綠選票。 ==基進側翼高市議員候選人 陳信諭== 如果是民進黨 (議會席次)過半的話 在這個過程中他可能會護航 因為黨的關係 那我們基進側翼 就會扮演議會的防腐劑 基進側翼標榜「太陽花世代,青年參政」。而社運經驗豐富的人民民主陣線,則是延續「人民是老大」的精神,訴求新移民參政,推出在工運和婦運領域耕耘超過二十年的王芳萍和張育華,參選高雄市議員。 ==民陣高雄市議員候選人 張育華== 過去我覺得我們(新移民) 太在社會福利或社會服務 好像我們是等著被救助的 某種弱勢族群 我覺得這個慢慢可以 累積力量 來做某種翻轉 張育華是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執行長,一直在高雄做新移民家庭服務,選舉文宣還附上鳳山越南美食地圖,拜票也要同時請大家照顧新移民姊妹的生計。另外國內老字號的小黨--綠黨,在這次選舉也展現進軍議會的企圖心。從黨內提名時就要求參選人得先獲得選區內,有效選舉人1%的連署,候選人從在地甄選,不是空降。 代表綠黨參選高雄市議員的梁益誌,長期投入高雄的同志和環保運動,這次提出營養午餐零基改和透明議會等主張,要打動厭惡政黨惡鬥的青壯年族群,不過遇上選民心中的政黨刻板印象,還是得耐心解釋。 ==綠黨高雄市議員候選人 梁益誌== 大家都覺得只有藍綠兩黨 那綠黨就是民進黨 不對 其實我們綠黨不是民進黨 我們一直在澄清 選舉起來其實 不只要打自己的名聲 也要把綠黨這個招牌推出去 台灣政壇藍綠壁壘分明,小黨要爭一席之地,得花更多力氣。第三次爭取連任的親民黨市議員吳益政,呼籲氣爆災區進行防災型都更,要「解放城市」、把高雄推向環保文創的新方向。但能不能「解放」選民心中的藍綠界線?他也沒有十足把握。 ==親民黨高雄市議員候選人 吳益政== 問政 質詢 審查預算 服務 這個都是基本的 回頭看你要更辛苦的 從早可能要跑公祭 晚上有喜事或者參加什麼活動 你要不斷的去累積 這樣才能夠 在理想跟現實中 你要付出比別人多 所以有人說吳益政你很辛苦 很認真 一步一腳印 我說 大哥我要十步才有一腳印 非藍非綠,得花更多時間,向選民溝通理念。但小黨候選人卻也因此激發出更多元、有活力的競選方式和政見,讓這場選戰,更有看頭。 記者 呂宗芬 許政俊 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