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部自製的3D立體動畫電影,終於誕生!導演楊仁賢花費6年時間完成的動畫「桃蛙源記」,運用3D影像技術,來結合本土的環保和人文議題,希望觀眾能透過視覺享受,能更認識這片土地。 活潑好動的黑蒙雨蛙,為了對抗敵人「牛蛙幫」,帶領同伴尋覓新的桃花源,就此展開一段冒險旅程,這部台灣首次自製的3D立體動畫電影-「桃蛙源記」,由導演楊仁賢帶著10人團體,花費長達6年時間來籌備,製作的過程,也如同動畫內容一樣,艱辛又刺激。 ==導演 楊仁賢== 很多東西都是冷潮熱諷 這麼少的團隊能不能拍電影 這麼少的資金 這麼少的物力 其實這個對我來說 都是很大很大的天險 就算一路不被看好,楊仁賢依舊堅持追夢,長期參與製作迪士尼動畫的他,一直想做出屬於台灣的動畫,所以這次他將本土的生態和環保特色,放入電影中,緊扣在地的人文情懷,還找來本土演員來配音,增添「台味」和親切感。 ==演員 陳淑芳== 大家來吃飯囉 這個很道地的台灣 就是鄉下地方 很多很多小孩都在外面 快點回來吃飯喔 所以片子一開始就有這句話 「桃蛙源記」以保育蛙類為主角,利用耳熟能詳的台灣語言,來訴說在地的故事,要讓觀眾跟著3D動畫影像,尋回兒時的記憶,找回對這片土地最深的情感。 記者 蔡慧玲 劉漢麟 台北報導
3D動畫電影''桃蛙源記'' 台灣首部自製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