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部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的"檢察文物展",透過靜態文件的呈現,讓民眾能近距離了解,相關重大案件偵辦始末,以及檢察體系的變革,和檢察官職權的演變。其中重大案件的文物中,白曉燕案主犯陳進興的死刑令,和行刑後的器捐公文,都真實呈現。 從執行槍決的公事包和手拷,到檢察官辦案的相關公文書,全部陳列在民眾眼前,在法務部的檢察文物展中,像是民國86年震驚全台的白曉燕案,當時的偵辦筆錄和文書,以及兇手陳進興死刑令,和槍決後器官捐贈的公文,都真實呈現。 檢方偵辦國內重大刑案的過程,像是89年台鳳超貸弊案的票證;還有70年代,徐東志犯下史上最多連續殺人案的檔案,以及徐東志被判死刑的執行公文,另外也展出過去總統的特赦令等等。透過展示,讓民眾更了解,法務部的檢察體系,和檢察官打擊不法,實務上是如何運作。 透過靜態歷史文件展示,呈現檢察官職權演變,和審檢分隸制度;而偵查不公開原則,偵查庭不開放旁聽,因此這個模擬偵查庭,能一窺檢察官辦案情境;民眾也能穿上檢察官的法袍,親身體驗,和嚴肅的檢察體系做近距離互動。 記者 李曉儒 陳昌維 台北報導
檢察文物展 矚目案件資料展出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