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德進逝世30年 史博館推特展

台灣最重要的現代畫家之一__席德進,將繪畫題材注入濃厚的鄉土色彩,畫了許多傳統藝術、廟宇和具有台灣特色的風景,很多目前的中生代畫家,都深受他的影響。今年是席德進逝世30週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出特展,來懷念這位熱愛台灣的畫家。 飛躍的屋脊襯著藍天,金碧輝煌、色彩繽紛的殿宇,這幅台北孔廟,讓人情緒高昂,熱愛傳統建築的席德進,生前常常四處逛廟,不為祈求神明,只為領受美的洗禮。 席德進早期畫風深受馬諦斯影響,但二戰後,他從四川來台教書,卻被台灣亞熱帶的光影所吸引,1955年他放棄了教職,成了全職的畫家,這幅「餵小雞者」、還有這幅「牛」,都是他早期以畫維生時的作品。1963年,席德進到美國和歐洲旅行,畫下了多幅描繪法國街景的畫作,但西方藝術的強大漩渦卻沒有令他迷失,返台後,他反而更進一步鑽研在描繪台灣風景上,帶頭倡導維護古蹟和廟宇,為70年代的畫壇,掀起了一股鄉土運動。 席德進一生致力於繪畫的創新,晚期更著力於水墨的現代化,今年適逢他逝世30週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展出他的45件作品,要來呈現這位一生熱愛台灣的畫家,繪畫上豐富又多元的面貌。 記者 黃佩珊 陳信隆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