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不歸路 李安細說從頭

台灣導演李安,是否能夠如各界期待,成為奧斯卡史上,第一位拿下最佳導演獎的華人,答案在六號上午的頒獎典禮,即將揭曉。堪稱華人之光的李安,在影壇擁有許多光榮,也歷經許多不為人知的孤獨。公共電視將在明天三月三號,推出李安的紀錄片,帶您從頭了解李安的電影之路。 我一直對電影有一種幻想這劍套真好看,在江湖上走來走去的,是不是很好玩? 打從娘胎裡開始母親就懷著我一路啃甘蔗,一路看電影,直到把我生出來。 李安這樣描述自己的出生。彷彿電影這條不歸路,從一開始就是自己的宿命。 祖籍江西的李安,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是中學校長,管教十分嚴格。1973年,李安決定報考戲劇電影系,在這個傳統的家庭裡,從事演藝事業,簡直是大逆不道。 別洗了別洗了 我來收讓他們收吧我去洗個澡我去幫你放水不用了 我自己來。 藝專畢業後李安不跑到太平洋彼岸,在伊利諾學和紐約大學,學習戲劇和電影。1984年,李安的畢業作品榮獲紐約大學的大學生電影獎,卻也從此展開長達六年的漫長等待。 我不是什麼賢內助我只是不去理他而已 在太太林惠嘉的支持下,李安在家煮飯帶小孩,琢磨著不知道何時才能上桌的一道大菜。終於,他在1990年得到職場生涯第一次執導演筒的機會,當時,李安37歲,台北的老爸爸仍然當他是個不孝的逆子。 upsound推手。 李安連續拍了三部叫好叫座的華人電影,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三部電影都以家庭,特別是父親角色為主軸,戲裡的衝突投射著自己為電影長期抗戰的影子。 其實我覺得三部曲裡面父親其實也不曉得怎麼辦他只是演一個父親形象 可裡面都空了 有點紙老虎的味道他知道社會靠父系運作 所以他只要演父親 那個撲克牌臉 他下面的人自己就會整合運作 看到兒子一次次捧回國際大獎,固執的父親終於舉手投降。當人們還津津樂道於父親三部曲的時候,李安已經在尋找轉變的契機,新的冒險。明天,我們將繼續為您介紹三部曲系列打響名號之後,李安的電影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