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颱風讓花蓮一帶全變了樣,除了溢流的馬太鞍溪,當地居民還擔心光復溪的支流嘉農溪,因其長年泥沙淤積,溪面已經高於堤防而且出現破堤狀況。如今附近更堆置著災區清除出來的土石,在大雨時大量雨水不排除會直接流向住宅區,恐有大量土石侵襲民宅區疑慮。
寬廣的河面上方佈滿大小碎石頭以及雜草,這裡是花蓮光復溪的支流嘉農溪,最末端會和馬太鞍溪一起匯流成花蓮溪,不過近期一但遇上颱風或大雨就會變樣。
大全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黃春溢指出,「24日早上大約7時半,嘉農溪就已經溢流過來了,然後就從這個地方流到村子裡面區。」
樺加沙颱風帶來豪雨當下,居民拍下路面已經變成河流的場景,原來應該由嘉農溪疏導的雨水,因為嘉農溪溪面已經完全高於堤防而完全失效。
公視新聞記者王彥婷報導,「記者現在所在位置原本是一般的農耕地,如今在颱風後,地上堆滿了碎石子,當地居民反映,是從一旁的嘉農溪破堤後沖刷而來。」
如今居民要面對的問題則更加複雜,因為從光復市區清除的泥土、廢棄物,有一部分就堆放在台九線一側,一但再度淹水大量砂石就會被沖進村落。
社區住戶阿旺表示,「水如果過來當然是怕啊,大家要生命對吧?全部不是我一戶而已,我這邊下去第一戶接下來還有大進村這個都是整片的。」
大全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黃春溢認為,「這個堤防一定要重修,再來就是一定要清疏,這個河川淤積沒有拿走,堤防再怎麼做都沒有用。」
實際了解,6日水利署也調度2台重機具,預計要先將溪面往下挖2米深度,不過居民認為根本無法應對大雨。
水利署長林元鵬說明,「我們已經掌握了,昨(5)日已經進場,我們會在一週內把河道內的土方堆置的狀況做一個整理,沒有問題。」
另外,目前還有大量土石堆置在花蓮各處,5日花蓮縣長徐榛蔚也向總統請命,佛祖街以東600萬立方米土石需要清理,後續解決方法居民全都持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