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鄉清運工作持續,市區有不少車輛因為泥水的衝擊卡進民宅,有民間車廠車廠加入協助,出動6台拖吊車,將報廢車拖往平地森林園區放置。環境部也統計,目前已經清出5586公噸的垃圾。不過隨著大量人車湧入光復,也發生愛心車隊與大型機具動彈不得的狀況,並且需要通行證才可進入,引發議論。對此花蓮縣府則強調,目前維持單向通行管制,以現場員警視交通情況、開放通行,並且呼籲現場還是非常需要大型機具投入幫忙。
公視新聞記者溫嘉楷報導,「拖車一台接著一台,將光復市區遭洪水吞沒的車輛,拖到大農大副的暫置區,可以看到有許多車輛幾乎都是已經全毀,身上都是泥流、泥巴,車輛也都壓扁。」
車輛一台接著一台,排在空地上,有的外觀嚴重變形、有的上方布滿灰色的淤泥,花蓮光復鄉持續清理作業,數百台遇災受損的車輛原本卡在市區,車商與民間也加入免費協助清理。
車商東部區部長張恭維表示,「目前的話至少是先投入1週,滾動式調整,會針對整個重災的範圍內,影響救災行動跟通路的車輛,不分品牌優先拖吊。」
有車商出動6台拖吊車協助,目前大農大富已經放置約160台汽車,預計可以放到200台,不過後續車主如何順利處置報廢車,還是一大難題。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主任魏文宜指出,「昨(28)日總共投入機具是229台、人力是403人,清除垃圾量是5586公噸,有部分的家戶,已經都把那個泥都清掉了。」
清運行動持續,不過隨著大量人車湧入救災,光復市區則傳出有大型重機具受阻,甚至要有證才能通行,引發爭議。對此,花蓮縣政府則解釋,因為光復市區路幅太過狹小,維持單向通行管制,以現場員警視交通情況開放通行。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抓斗車以及我們運的資收車,這一些都是需要的,然而未來還需要的就是洗溝車、清溝車、還有吸泥車,以及我們灑水洗街車這個部分。」
花蓮縣府則強調,依舊非常缺乏大型機具,包含山貓、夾子車、怪手等,都歡迎致電縣府專線,也發文徵集各界協助,強調復原工作依然很艱困,期盼志工團體持續投入,儘速恢復光復鄉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