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災區設臨時醫療站 提供全日診療

花蓮光復救災行動持續,醫療資源也不能落後,除了開設多個臨時醫療站外,現場也有醫療小組顧及災民緊急傷勢,直接現場手術。由於當地積淹水及淤泥,疾管署提醒志工及救災人員,當地類鼻疽等疾病傳播風險增加,務必要做好裝備、飲食、還有環境的防護。

高雄榮總外傷科兼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良維說道,「可能會有點痛,要稍微忍耐,因為髒東西都要清掉。」

戴著頭燈仔細評估傷口,地點卻不在醫護人員熟悉的診間,花蓮光復鄉救災行動持續,28日上午高雄市消防局特搜隊接獲求救,一名57歲男性災民出現緊急傷勢。

醫療團隊評估,災民的傷口已經出現感染,並伴隨腐肉和局部組織壞死。為了防止併發蜂窩性組織炎,醫療團隊現場局部麻醉、開刀、清創一氣呵成,順利完成現場手術。

國軍花蓮總醫院醫師說道,「你哪邊最不舒服,你摸一下。」

國軍第2作戰區也協調國軍花蓮總醫院,開設臨時醫療站。包含光復災區,就有光復糖廠救護站每天8時到晚間9時診療,還有光復車站救護站提供全天候的診療服務。另外,鳳林國小、瑞穗國中2個災民收容地區,同樣每天8時到晚間9時診療,夜間夜診服務則在官兵住宿區。

花防部政戰主任梁庭蔚表示,「有清除大型的家具、以及有腐敗相關食材的,那些廚餘之類的東西會導致因為天候變熱之後會孳生病媒蚊。」

國軍也出動大約80名化學兵支援,實施局部消毒,防止病媒蚊孳生。而為了防堵疫情,疾管署也宣布,10月1日即將開打的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納入光復鄉全體居民、衛生所工作人員及救災人員,預估約1.2萬人。另外也提醒現場人員,清理環境時務必注意防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可能帶有所謂的類鼻疽跟所謂的鉤端螺旋體,那類鼻疽的發生,其實它早期的症狀就是很像普通感冒一樣,可能會有發燒、呼吸道的症狀。」

醫師提醒,務必以手套避免皮膚接觸淤泥,另外飲水、飲食,最好選擇瓶裝水,以及徹底煮熟的食物;另外在結束打掃後,應該徹底清潔全身,還有居家環境建議以漂白水稀釋、擦拭消毒,杜絕疾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