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災日模擬強震引發海嘯 宜蘭展開3日避難演練

今(2025)年國家防災日演練以「巨震求生、強韌整備」為主題,模擬琉球海溝錯動引發規模8.5強震,還發生海嘯侵襲宜蘭沿岸,居民收到警報後緊急跑到建築物三樓進行避難演練。不過,台北市行動防災APP,今天卻推播錯誤的停班停課通知,北市表示是與人事行政總處有關,人事總處則回應,已經明確標示「測試」,但北市行動防災App卻沒有正確辨識就公布。

學生以及附近村民陸續到建築物3樓避難,17日開始為期3天的地震及海嘯模擬演練,以琉球海溝錯動引發規模8.5地震為情境,假設地震發生後20分鐘、將有海嘯侵襲宜蘭沿岸。

而9月即將迎來國家防災日,除了地震,今年系列活動從國際研討會到實際演練,更增加了海嘯風險的想定。不過回想26年前的921大地震,台灣現有的防災量能是否能夠再度因應當時的規模?

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表示,「整個救災以及應變的程序,我們都已經有了很大幅地增長,尤其是在我們的人員訓練跟裝備的部分。如果說今天發生這樣的規模、超過921的規模,這個災損是有可能的,那我們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跟最好的準備。」

不過,台北市政府的「行動防災APP」17日中午卻連續推播2則停班停課通知,掀起討論。北市消防局解釋,是行政院人事總處透過自動轉發訊息所導致;但人總則回應,有明確標示為「測試」,呼籲相關單位應完整檢核、避免對民眾造成困擾。

另外,同樣在北部,7月的城鎮韌性演習後,有團體與志工主動清查了100多個防空避難所,卻發現其中只有不到2成的地點符合要求。

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何澄輝則提出,「知道在哪裡也可以進入,但進入後空間的狀況如何?你要知道在空襲的情況下通風,乃至於過程中可能有一些人磕磕碰碰有受傷等等。」

專家質疑目前3大缺失,包括地圖標示不清、標誌髒污破損以及入口管控不佳,希望透過清查計畫號召民眾來幫避難所「健康檢查」,也盼藉此提升防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