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湯都地區,1個多月前才發生大火,燒毀了上千棟房屋,不料13日又再度起火,導致5000多人無家可歸。有專家指出,當地的住宅密集,又大部份是低收入家庭,房屋通常用鐵皮和木材搭建,一旦發生火災,往往一發不可收拾。
高空俯瞰橘紅色的烈焰吞沒整片住宅區,消防水柱不斷往火場灌,仍壓不住猛烈火勢。菲律賓馬尼拉的湯都地區(Tondo)13日晚間,火舌在狹窄、緊貼的鐵皮屋間快速延燒,徹夜逃難的居民白天回來,溫暖的家園只剩焦黑斷垣。
殘屋碎瓦、扭曲的鐵皮骨架,這場大火延燒10個小時才撲滅,主因之一就是建材多為鐵皮與木頭,菲律賓社會福利部(DSWD)證實,至少150間房屋付之一炬,衝擊1146戶家庭,約5000人無家可歸,只能暫時移轉到附近學校避難。
馬尼拉災民說,「什麼都沒了,就像你看到的,我們房子燒光了,連一件短褲或衣服都不剩,現在只能拜託有能力的人,提供我們一點幫助,不論是提供衣服或建材都好。」
居民忍著煙味清理殘骸,回收勉強還能用的鐵皮,這場惡火起火點,疑似是一棟輕材質搭建的兩層樓住宅的2樓,不排除是電線走火或人為疏忽,詳細原因還在調查。
而好消息是沒有人命喪火窟,但對倖存的居民來說,現實的壓力才正要開始。
馬尼拉災民表示,「現在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每天醒來就擔心錢,生活很困難,什麼物品都沒救到,只能仰賴官員幫助了。」
一個多月來,馬尼拉湯都第二度遇上嚴重祝融慘劇,8月6日另一處住宅區才剛發生大火,燒毀上千棟房屋。
由於長年來,湯都人口擁擠,數萬低收入家庭聚集居住,電線凌亂、屋舍簡陋,火災往往一觸即發,接連不斷的火警,凸顯菲律賓消防管理的漏洞與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