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通過韌性特別預算 編列國防部1132億元

中共擾台不間斷,近年多次破壞台灣周邊的海底電纜,被視為新型態的灰色襲擾,外媒路透社跟隨海巡出海執勤,海巡表示,近年來有許多中國權宜輪在海底電纜海域徘徊,如果船隻故意停泊在海底電纜上方,不能排除它背後的意圖。行政院今(11)日通過韌性特別預算,分別編列國防部1132億元、海委會295億元,要強化國安韌性。

海巡署的船艦在台南附近海域航行,確認周遭沒有可疑船隻,中共擾台不間斷,當中,又以破壞海底電纜被視為新型態的灰色地帶襲擾,因此,加強巡邏海底電纜的周邊海域,近來成為海巡的重要任務之一。

外媒路透社關切此事跟著出海,直擊海巡人員守護台灣的數位命脈,海巡表示,近年來有許多中國權宜輪在海底電纜海域徘徊,若船隻故意停泊在海底電纜上方,不能排除它背後的意圖。

台南海巡隊分隊長阮仲慶表示,「近年來因為兩岸關係比較情勢升級,就造成對岸的一些灰色地帶的侵擾,近年來大概在海底電纜的部分,也很多權宜船在這邊滯留。」

台南海巡隊隊長簡日成指出,「等於是用一種砲灰式的,因為這個算是、等於是一塊廢鐵,它用很少的成本來做干擾,把你弄斷掉,造成你整個台灣社會的一些不安。」

台灣處於地緣政治緊張區域,有資通專家認為,海底電纜可能成為潛在衝突的指標。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認為,「當台灣的海底電纜被破壞時,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不是只有台灣關心,其實全世界都非常關心。」

政府為了強化國安韌性,行政院11日通過韌性特別預算,包含國防部1132億元、海委會295億元,國軍將用於強化指管通信韌信、軍民共同圖像系統監偵能力,將會整合陸軍、海軍、海巡署雷達情資,納入台灣戰術網路,至於海巡將打造大型艦艇、採購無人機,反制中共威脅。

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讓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戰備存量,從30天提升到120天。」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則表示,「海空一體,告別夜盲,科技轉型,而且我們會持續造艦、加強護漁。」

顧立雄強調,透過建立軍民通用的強韌資通電架構,因應網路攻擊。管碧玲表示,會在全島配置熱像儀,導入AI,改善夜間肉眼監控,大幅提升海空偵蒐能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