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壇持續動盪,泰國憲法法院29日裁定,總理貝東丹(Paetongtarn Shinawatra)違反道德和誠信標準,宣布立即解職,後續將啟動新任總理的遴選程序。貝東丹上任才不到1年就下台,成為泰國近17年來第5位遭到解職的總理。
憲法法院9名大法官29日以6票贊成、3票反對,認定39歲的總理貝東丹在跟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的外洩電話中行為失當,違反憲法第164條與第170條,法院宣布貝東丹的總理職務從7月1日停職時就終止,全體內閣也同時解散。
泰國憲法法院法官表示,「被告貝東丹向洪森請求同情的行為,並非如其所稱的談判技巧,而是疏忽大意、欠缺考慮的公務行為。」
面對判決,貝東丹隨即召開記者會,表示尊重司法決定,但她同時強調自己沒有謀取私利,並呼籲全國團結一致,避免再度陷入動盪。
泰國前總理貝東丹回應,「我始終堅持的最重要原則就是保護人民的生命,不論是軍人還是平民,在7月24日的暴力衝突發生之前,我竭盡所能避免流血。」
貝東丹成為近年第5位被法院解職的泰國總理,也是第2位被解職的女總理,前一位被解職的女總理,正是貝東丹的姑姑盈拉;塔克辛家族過去二十年來,幾乎主導泰國政壇發展,從塔克辛本人到妹妹盈拉,再到女兒貝東丹,雖然各自因不同原因被趕下台,但塔克辛家族始終能憑藉龐大選民基礎東山再起。
不過在憲法法院外的市場,不少攤商對判決表示支持,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
泰國民眾吉塔瑞說:「她罪有應得,她絕對應該被解職說實話她早就應該下台。」
學者提醒,司法再度介入民選政府,凸顯泰國民主制度的脆弱。貝東丹被解職後,由副總理普譚(Phumtham Wechayachai)代理職務,泰國政局再度陷入不確定,未來國會能否選出新領導人,仍是外界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