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改變,取消寄往美國的小額包裹免稅優惠措施影響,中華郵政昨(25)日宣布,即日起暫時停收寄往美國的商品類郵件。寄往美國的包裹都會受影響嗎?若仍有寄件需求有替代方案嗎?中華郵政目前規劃如何解決此一問題?
為什麼中華郵政停收寄往美國包裹?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7月底簽署行政命令,將自8月29日開始取消800美元(約新台幣2.4萬元)以下包裹的免關稅優惠。
由於未來進入美國的小額包裹都因此須繳納關稅,但全球郵政體系目前尚未提供「寄件人預繳關稅」服務,因此包含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瑞典、丹麥等眾多國家的郵政系統,都已陸續限制或停止收寄送往美國的包裹,台灣的中華郵政也在25日宣布,自26日起暫停收寄發往美國的商品類郵件。
寄往美國的包裹都會受影響嗎?
根據中華郵政網站公告,本次受影響的為商品類郵件,中華郵件公告受影響範圍包含:國際商品快捷、國際包裹、國際e小包、國際掛號小包及國際平常小包;但文件類郵件仍可正常收寄。
依照中華郵政現行規定,交寄物可分為文件類與非文件類,凡是「以文字或符號書寫於紙張、其他紙製品或其他印刷材料印製品上供瀏覽用,不具商業交換價值」者,都屬文件類,包含信件、官方文書、護照、成績單、論文、書寫內容的卡片等;非文件類則需以商品交寄。
郵務處處長柯清長指出,過去交寄往美國的物品,主要類別包含個人物品、商品樣品、中小電商包裹等,其中即使是個人物品,仍須由美國郵政及美國海關認定其價值與課稅金額。
有其他寄件的替代方案嗎?
中華郵政表示,由於商業快遞業者已建置相關的關稅繳納流程,因此若民眾有寄往美國的商品類郵件需求,仍可透過DHL、FedEx等商業快遞寄送包裹。
柯清長說明,以1.5公斤的寄美國包裹為例,郵局寄送費用為1310元;商業快遞費用則為2499元,且不含關稅,「業者會依照報關金額去核稅,收寄的時候會再把稅額加上去。」
柯清長表示,目前國際郵政公司IPC正建立相關機制,中華郵政除配合IPC外,目前也將先洽詢商業快遞業者作法,並與關務署介接,盡速建立代收關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