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中國廠商審查學術文章挨告 華藝論文庫與學者和解

華藝資料庫2020年底授權中國廠商審查台灣的學術文章,國家被改成台灣、國立被消失,當時受影響的學者眾多,在立委范雲協助下,有4位學者、共3篇文章一起向華藝提出訴訟,歷經4年多官司雙方達成和解,華藝公司正式公開致歉並給付15萬元,由學者捐作公益用途。

探討2011至2014年《毒管法》修法過程,國家、資本與環境運動如何拉鋸角力,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邱花妹的期刊論文2020年5月刊登在台灣社會學刊第64期,2020年底華藝資料庫輸出到中國,論文遭竄改。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表示,「他篡改我的方式,是他不見容於我們提到台灣做一個國家,所以他把我們的國家突然都置換成台灣,所以一個抽象的而且是有理論意涵跟國際知識社群對話的一組概念,國家、資本與社會變成台灣、資本與社會。」

國家被改成台灣、國立被消失,立委范雲當時舉行記者會指出受影響學者眾多,而華藝當時回應,為了增進內容被檢索、市場有其特殊性,無法令人接受。

世新大學性別所副教授伍維婷認為,「華藝資料庫讓我們覺得最憤怒的是說,第一時間華藝是合理化了他的這個行為,他認為這個是一個因地制宜的行動。」

范雲表示,後來經意願徵詢,協助黃淑玲、伍維婷、邱花妹、林益仁等4位學者共3篇文章向華藝提出訴訟,官司在近期以和解結束;華藝也公開聲明,向3篇文章作者及所有受影響學者正式致歉。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回應,「我們希望這個華藝能夠記取這次的教訓,負起他對讀者對知識生產作者,還有整個台灣民主、台灣社會的這個道歉。」

華藝20日表示,為了不造成更多司法資源浪費與爭議對立,一審勝訴後主動提和解,後續提出更加完善文章著作權的作法,4位學者則把華藝給付的15萬元捐作公益用途。學者也強調,希望更多人看到這些論文,但不希望是要登入民間公司且付費,還是希望更多政府部門資源讓學術公共化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