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水署台東分署所轄的灌溉進水口,受到丹娜絲颱風與近期豪雨重創,遲遲未修復,管理單位預計3到5天內會重新堆土堤引水。有農民就提議要興建「固定式的進水堤防」,但也引發溪流環境生態改變的疑慮,因此還有待討論規畫。
現在是二期稻作插秧期,但水田灌溉水溝卻沒有水,農民等不及了,只好利用大雨的雨水整地插秧,可是也很擔心一旦雨停了,灌溉水又進不來,無法維持秧苗生長。
農水署台東分署表示,由於卑南溪沿線的灌溉水圳進水口引水土堤,上個月就接連被沖散,到現在溪水才慢慢消退,會儘快恢復供水。
農民郭女士說道,「我們會把它堵起來讓它全部有水啊。」
農水署台東分署組長鄭國宏表示,「那因為有些部分河床有淤積,有淤積比較高的情況之下,這次進場取水的期程會儘速、會加快。」
由於台東地區每逢大雨就沒有灌溉水可用,有農民就提出興建固定結構進水堤防的要求,農水署正在和第八河川分署討論;不過生態保育人士認為,溪床興建固定式結構會影響溪流環境生態。
第八河川分署長郭建宏表示,「我們是建議要審慎評估,因為整個卑南溪的流況是蠻特殊的。」
生態保育人士林耿宏指出,「他如果沒有調節性,其實這樣溪流的斷流的情況,導致於生態浩劫的狀況也會加劇。」
農水署台東分署表示,卑南溪上游的關山大圳土堤已經在搶修,這幾天也會加快搶修其他地區的土堤,預計3到5天恢復供水,讓農民使用。